Python内存管理机制 Python垃圾回收原理深入解读

python内存管理基于引用计数、垃圾回收和内存池机制。引用计数是基础,每个对象维护引用计数,当引用数为0时立即释放内存,但无法处理循环引用。为解决此问题,python引入垃圾回收器(gc模块),采用分代收集策略,将对象分为三代(0、1、2),根据代数设定不同回收频率,默认开启且可手动调用gc.collect()。gc通过追踪不可达对象清理循环引用,排查内存泄漏可用gc.set_debug(gc.debug_leak)。此外,cpython使用内存池(pymalloc)优化小对象分配效率,缓存部分内存提升性能,非泄漏现象。优化内存使用建议包括:避免长生命周期引用、使用__slots__、及时清空数据结构、采用弱引用及借助pympler、tracemalloc等工具分析内存。

Python内存管理机制 Python垃圾回收原理深入解读

Python 的内存管理机制和垃圾回收原理,其实很多人只是听说过“自动管理”、“引用计数”这些词,但具体怎么运作、什么时候释放内存,就不那么清楚了。这篇文章就从几个关键点来聊聊 Python 是怎么处理内存的,以及它的垃圾回收到底是怎么工作的。


引用计数是基础,但不是全部

Python 最基本的内存管理方式就是引用计数(Reference Counting)。每当你创建一个对象,比如一个整数、字符串或者自定义类的实例,Python 都会给这个对象维护一个引用计数器。

举个例子: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a = [1, 2, 3]  # 列表对象被创建,引用计数为1b = a          # 同一个列表对象,引用计数变为2del a          # 删除a的引用,引用计数减1

登录后复制

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海印网立场。发布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cxun.com/n/706020.html

(0)
上一篇 2025-06-06 20:05
下一篇 2025-06-06 20:3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