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活成什么样子,总会有人对你说三道四,造车的压力真的很大,看看曾经意气风发的“雷布斯”,如今也被岁月和苦难变成了另外一番模样。
从事汽车行业这么多年,很少有见到一款新车在上市之前,网络上负面新闻和质疑的声音远远超过正向的报道。万万没想到,2024年开年就见到了两款这样的车型,一个是之前已经上市的理想MEGA,还有一个就是月底上市的小米SU7。
不知不觉,从小米官宣造车到正式交卷已经过去了三年的时间,距离小米SU7上市交付的日子也越来越近,用我们的话说:“就差最后一哆嗦”。然而就在临门一脚的时候,网络上各种针对小米SU7这款车的负面舆论却不断涌现,小米汽车不是在上搜就是在辟谣的路上。
不管外界对小米汽车和雷军本人怎么看,但有一件事儿我一直深信不疑,那就是:“小米的造车之路,无疑是雷军决策生涯中冒险和充满挑战的一次,”也许雷军和小米汽车过去两年半耗费的精力,都没有过去这半年多。
舆论始终是把双刃剑
小米汽车自从官宣之后,就一直保持极高的热度,尤其是过去这半年多时间里,只要和小米汽车和小米SU7有关的消息,流量都不会太差,这期间小米汽车也不断冲上热搜,很多关于小米汽车的消息甚至很难辨别真假,甚至雷军本人的话也不能全信。
营销鬼才“雷布斯”的名号想必大家早有耳闻,小米汽车一直维持极高的热度,雷军的营销以及宣传策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价格战打的如此激烈的背景下,结合此前大家对小米汽车的期待和预期,雷军抓住这点,利用“大家对小米 SU7 价格的期待及讨论“始终维持非常高的热度。”
今年开始我们发现,舆论有时候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去年的理想汽车和华为问界,但舆论有时候也是一把双刃剑,尤其在小米SU7这款车型上市前夕,这句话的含义也真正深刻体现出来。
最近,关于小米SU7的各种负面新闻不断,一时间让包括雷军本人在内的小米汽车整个团队,都背负了极大的压力。就连雷军本人都亲自下场,呼吁大家要包容,发出希望“轻点喷”等言论,这在汽车行业中也是闻所未闻。
小米SU7还未上市,就分别因为“高速逃费”和“后排空间小”等事情冲上热搜,其实这些和此前的宣传策略都有一些关系,如果不是一直维持很高的热度,这种事情也不会被各种放大,本来其实不是很大的事,却需要官方站出来辟谣。
不止是网友,很多友商今年明里暗里也都在针对小米汽车,尤其是今年的价格战,让大家几乎已经快守不住价格底线。今年肯定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卷的一年,价格是注定逃不开的话题。小米汽车的营销策略,把自己放到了舆论漩涡的最中心区域,其也陷在“雷总,外面全是迪子、吉利,要不咱们还是别出来”的包围声中。
实际和预期相差太远
抛开舆论引导,仅从产品定位出发来分析,给小米汽车造成压力的原因其实在于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的定位和米粉对小米汽车最初的期待相差太多,用咱们网友的话说:“心心念念等了三年,最后就给我拿出个这?”
实际上,对小米SU7这款车期待的“米粉”们是讲性价比的,他们肯定是希望买一个车最好能各种场合都可以用,定位偏向大众化的车型,最简单来讲他们想要的其实就是一款性价比极高的“买菜车”。
大部分人其实都想要小米汽车复制当年在手机行业做的事情,成为汽车行业中的“价格屠夫”,更有甚者要求性价比要超过比亚迪。但是就目前小米SU7公布的产品参数和产品特点来看,这台车基本满足不了三年前大家对于小米汽车的诉求和期待,甚至会背道而驰。
雷军对于小米SU7的宣传,一直在强调高端属性,“性能”和“智能”,从来没提过性价比这回事儿。其实这也不怪雷军,虽然小米汽车最近公布的财报数据相当不错,但造车确实是一件很烧钱的事儿,最重要的是,小米汽车打响造车第一枪的成本,太高了,甚至远高于其它同行。
我们其实可以下一个结论,无论小米SU7最终的定价是15万还是35万元,前期肯定是亏钱的,因为短期很难实现规模化效应去分摊成本,这事就看雷军本人和小米汽车的团队怎么想定价这件事了。
写在最后:
对于雷军和小米汽车来讲,让小米SU7实现量产交付用了三年时间,但最终决定成败的也许就是3月28日上市发布会公布价格的那一分钟。好消息是,小米汽车官方公布消息的第一天,,小米汽车线交付中心预约到店人数就突破了 10 万。
当然,小米SU7这款车尽管面前到处是雷处处是坑,但如果能拿出一个低于公众预期的价格,还大有回旋的余地,毕竟雷军也没少干“连夜说服高管,拿出一个让大伙都意想不到的价格”这种事儿,我们也非常期待小米SU7这款车和小米汽车后续的发展。
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电脑知识网立场。发布者:电脑知识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cxun.com/n/89656.html